close
知識+


日本偶像劇原為無線電視台在黃金時段推出的「趨勢劇」,每劇一星期播放一次,一般多為十二集,分三個月播畢。「趨勢劇」,劇情所探討的多為現代人所面臨的種種問題,劇中人、事、地、物往往反映時下的流行趨勢。意指能夠反映時代精神的現代劇。日本趨勢劇為了商業包裝的考量,經常動用明星來演出,台灣引進這類節目後,為行銷之便,以演出的「俊男美女」偶像為號召,將其改稱為「偶像劇」。

首先,它是整個日本文化產業成熟運作下的產物,它與當下時尚服飾、商品廣告、流行音樂、資訊科技、經紀制度、休閒趨勢等,有著間互指涉的關聯。一個新人蛻變成偶像符號,即是在這樣的關聯網絡中,循序經由多元媒材的曝光而歷練出獨特的螢幕個性。

其次,日本趨勢劇是在一億二千萬人口市場,五大電視網激烈競爭下的產物,它的製作經費一集平均高達台幣一千五百萬,因此它不論是在攝製分鏡的設計與多元視聽元素的掌控,或是情節意理的鋪陳與心緒微妙起伏的描繪,都顯得細膩考究。難怪有人說,日本電影乏善可陳,因為最優秀的人才都去拍趨勢劇了。

反觀,台灣標榜著向日本學習的偶像劇,同樣是面臨市場激烈的競爭,卻是細碎市場中,低成本考量下的短線操作產物。由於「流星花園」的意外成功,頃時之間,一個個青澀的少男少女,打籃球的、唱歌的、走秀的等等,只要臉蛋清秀,通通冠以偶像之名,有的連基本台詞發音的能力都不全,就演繹起現下都會空間中,由職場人際情誼、私人情愛糾葛、家庭親情壓力等,三個基本元素交織而成的心路世界。而這個世界的事件衝突構成、人物情愫互動的(非台灣式)低調性模式、還有性愛與倫理價值觀點,則毫不掩飾的「挪用」,或稱「改編」,眾人熟知日劇的橋段(有的連原劇人物的日姓稱謂都原封延用),讓人覺得十多個小時的戲只是一場速食店複製品,缺少真切的心靈觸動與貼近的現實寫照。

理解日劇的第三個層次,是它提供了台灣觀眾一個異國想像的意符。在歷史淵源與文化接近性的諸多元素中,台日之間存在著現代化發展高低落差的事實,而這個落差卻又逐漸縮小,兩地相似的都會空間,人體形貌、與風俗時尚等,讓台灣觀眾能將現實生活情境與螢幕的世界相互連結,進而在被動的觀看時,更能主動的賦予意符新的意義,想像出一個更貼近高現代化,「意欲成為」的生活藍圖。於是螢幕中的場景(東京鐵塔、彩虹橋、井之頭公園等)都變成生活中的仰望符號,劇情中的對白也轉化為現實人際應對的言語,劇中人物的裝扮也成為自身追求流行的指南。觀眾的這種想像建構可從市面上,偶像錄影帶與原聲帶、日劇享樂收手冊、日劇場景紀實、哈日購物指南、偶像寫真集等等,一系列由日劇衍生出來的產品得到印證。

相對之下,台灣的偶像劇隨雖大塊大塊的挪用日劇橋段,以求東洋風味的展現,而將情境卻轉移到低落差的自身空間,結果所剩的主要是是一張張半生不熟的塘瓷臉蛋,一場場熟悉的台北週邊都會景觀,還有一片片流動光影的堆砌,完全少了原版日劇圖框中的高現代化符號系統的支撐,觀眾也喪失了建構異國想像的愉樂。

過度強調偶像,其實無法說明趨勢劇真正的性質。戲劇創作的過程,能有優秀的演員參與,固然重要,但若沒有優秀的創意和執行能力,再大的卡司也沒用,若沒有動人的故事,偶像不可能成立,再強的團隊組合也徒然無益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d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